deepbluer.tw
鬆口氣
一直以來都是個蠻會鑽牛角尖的人, 說好聽點就是做事執著 不輕易放棄. 面對大部份的事情, 總是會試著堅持到最後, 總是會想說一定還有什麼辦法或還能努力的地方, 只要不放棄 就一定會有成功的機會. 然而, 有些事不是你不放棄就行的. 就如同父親的離去, 即便有再多的不能接受, 但它就是發生了. 有時候看到之前幫父親拍攝的照片, 還是會有滿滿的不捨與歉意.
完成父親的告別式後, 將家中的物品整理了一下, 就將母親帶回台北同住照顧. 所幸之前在跟姊姊說要帶母親北上, 但日間照護還想不到合適方法時, 姊姊才告訴我說她在幾個月前已經申請退休了, 所以在外籍看護報到之前, 日間的照料都可以由她來負責, 而我在下班後再回家接手. 接母親北上的事情進行的還算順利, 母親也獲得比以前更多的照顧. 每天姊姊都會推車帶著她四處遊玩, 體驗一下台北人的生活.
目前租屋處只是個 11 坪 左右的小地方, 但與母親同住還算寬敞. 考慮到幾個月後若看護報到, 空間上就完全不足夠, 於是就開始四處查看較大的房型. 接洽了幾位附近準備出租 2-3 房的房東, 明顯感覺到屋主不太希望有老人入住的態度. 有點沮喪之下, 還興起了乾脆買房的念頭. 但後來想想, 考慮到當前市況, 還是不想在這個時機下手, 加上也完全沒有看房能力的準備, 急著購屋的風險也蠻高的. 所幸仔細想過之後, 還是有個較為可行的最終備案, 目前就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前兩天, 姊姊邀在彰化的表姊一起北上陪母親, 表姊就暫時寄住在我目前的住處. 每回下班回到住處, 與母親和兩位姊姊擠在目前的小窩中, 的確能明顯地感到擁擠. 朋友聽說了, 還羨慕我說就好像住在女生宿舍裏面一樣, 但我心裏稍微計算了一下後回說, 可是是平均年齡超過 63 歲的女生宿舍耶, 這樣也會覺得羨慕嗎?
父親雖然年事已高, 但之前身體還算硬朗. 每天早上都會騎著我買給母親的電動四輪車, 帶著他的助行器, 就四處去採買東西. 在五年前大腸癌手術後, 體重一度掉到 70 公斤以下, 在母親悉心的照料之下, 後來又胖到了 80 幾公斤. 但反觀母親的身體狀況就沒以前好, 於是後來變成是父親在照顧著母親的起居. 外籍看護也是以照顧母親為名義而申請, 只是原本也計畫能一併照顧到父親, 減少他生活上的負擔, 然而卻沒辦法等到那一天.
新的生活上還是有一些不容易的地方, 但還是相信只要努力不放棄, 就能讓一切都進行得好. 只希望母親能適應在台北的生活 並過得健康與開心, 接下來能挑到一位好的看護 並把居住的問題順利解決後, 自己才能鬆一口氣. 但老實說, 在經歷了父親的事情之後, 自己已經不敢再鬆下任何一口氣. 人, 也只能在老天爺拋下的重重考驗中, 不斷地突破與前進.
鬆口氣
一直以來都是個蠻會鑽牛角尖的人, 說好聽點就是做事執著 不輕易放棄. 面對大部份的事情, 總是會試著堅持到最後, 總是會想說一定還有什麼辦法或還能努力的地方, 只要不放棄 就一定會有成功的機會. 然而, 有些事不是你不放棄就行的. 就如同父親的離去, 即便有再多的不能接受, 但它就是發生了. 有時候看到之前幫父親拍攝的照片, 還是會有滿滿的不捨與歉意.
完成父親的告別式後, 將家中的物品整理了一下, 就將母親帶回台北同住照顧. 所幸之前在跟姊姊說要帶母親北上, 但日間照護還想不到合適方法時, 姊姊才告訴我說她在幾個月前已經申請退休了, 所以在外籍看護報到之前, 日間的照料都可以由她來負責, 而我在下班後再回家接手. 接母親北上的事情進行的還算順利, 母親也獲得比以前更多的照顧. 每天姊姊都會推車帶著她四處遊玩, 體驗一下台北人的生活.
目前租屋處只是個 11 坪 左右的小地方, 但與母親同住還算寬敞. 考慮到幾個月後若看護報到, 空間上就完全不足夠, 於是就開始四處查看較大的房型. 接洽了幾位附近準備出租 2-3 房的房東, 明顯感覺到屋主不太希望有老人入住的態度. 有點沮喪之下, 還興起了乾脆買房的念頭. 但後來想想, 考慮到當前市況, 還是不想在這個時機下手, 加上也完全沒有看房能力的準備, 急著購屋的風險也蠻高的. 所幸仔細想過之後, 還是有個較為可行的最終備案, 目前就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前兩天, 姊姊邀在彰化的表姊一起北上陪母親, 表姊就暫時寄住在我目前的住處. 每回下班回到住處, 與母親和兩位姊姊擠在目前的小窩中, 的確能明顯地感到擁擠. 朋友聽說了, 還羨慕我說就好像住在女生宿舍裏面一樣, 但我心裏稍微計算了一下後回說, 可是是平均年齡超過 63 歲的女生宿舍耶, 這樣也會覺得羨慕嗎?
父親雖然年事已高, 但之前身體還算硬朗. 每天早上都會騎著我買給母親的電動四輪車, 帶著他的助行器, 就四處去採買東西. 在五年前大腸癌手術後, 體重一度掉到 70 公斤以下, 在母親悉心的照料之下, 後來又胖到了 80 幾公斤. 但反觀母親的身體狀況就沒以前好, 於是後來變成是父親在照顧著母親的起居. 外籍看護也是以照顧母親為名義而申請, 只是原本也計畫能一併照顧到父親, 減少他生活上的負擔, 然而卻沒辦法等到那一天.
新的生活上還是有一些不容易的地方, 但還是相信只要努力不放棄, 就能讓一切都進行得好. 只希望母親能適應在台北的生活 並過得健康與開心, 接下來能挑到一位好的看護 並把居住的問題順利解決後, 自己才能鬆一口氣. 但老實說, 在經歷了父親的事情之後, 自己已經不敢再鬆下任何一口氣. 人, 也只能在老天爺拋下的重重考驗中, 不斷地突破與前進.